6月25日在荷兰海牙举行的北约峰会落下帷幕,同一天在中国青岛举办的上合组织防长会议拉开帷幕,这两场在东西半球先后召开的国际会议,引起了国际社会不小的关注。
从一些外媒的报道中可以窥见,本届北约峰会看起来其乐融融,各方对一些国际事务有着乐此不疲的热情,但背地里北约国家都是各怀鬼胎,就连最终的联合宣言都在玩文字游戏,试图以此掩饰北约内部的裂隙。
美媒《纽约时报》报道称,由于西班牙反对将国防开支增加到GDP的5%,同时又为了回应特朗普的要求(北约国家将军费提高到GDP的5%),联合宣言中将有关内容中“所有盟国”的措辞模糊成了“盟国”,给各国留下灵活解释军费增加不到GDP5%的空间。
除此之外,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也被曝出人前人后有着两幅面孔,一位欧洲外交官抱怨称私下会面时,鲁比奥对中国与俄罗斯态度强硬,一副“不抱幻想”的姿态,但在公开场合又不愿意体现这一点,甚至在北约外长会面的第二天,鲁比奥就告诉媒体“美国仍希望(与俄罗斯)有谈判空间”。
相比起北约峰会的尔虞我诈,地球另一边的上合组织防长会议氛围就好了一大截,不仅印度防长时隔5年重新实现访华,还与“宿敌”巴基斯坦的防长同时参会,这简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。
毕竟我们都知道,印度政要在外交上有着自己的“小傲娇”,但凡有与印度关系不好国家参加的活动,无论规模大小大概率都不会出席,现在印度和巴基斯坦防长同时现身中国青岛,可不就让人感到非常意外。
据悉,中国防长董军已经与分别与白俄罗斯、伊朗、巴基斯坦、俄罗斯等国防长举行了会见,期间伊朗防长纳西尔扎德表示“希望中方继续主持公道,为维护当前停火局面、缓和地区紧张局势发挥更大作用”。
伊朗防长如此恳切的喊话中国继续主持公道,显然表明伊朗方面非常认可中方秉持中立立场,为缓和本轮伊以紧张局势所做出的努力。
如此平和的会议氛围,放眼全世界恐怕也就只有中国能够做到,这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,那就是中国的行事逻辑和风格与美国不同,上合组织与北约对国际秩序的影响不同。
中国始终强调在相互尊重、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合作共赢,所以上合组织积极推动多极化格局,受到了全球南方国家的一致认可,这实际上就是上合组织防长会议气氛融洽的核心秘诀。
反观美国,大搞“顺我者昌逆我者亡”这一套强权政治的逻辑,强迫北约国家必须将军费开支提升到GDP的5%,致使盟友怨声载道,这种情况下北约峰会的氛围怎么好起来呢?
另外在行事逻辑上,北约也是全世界人人喊打的存在,要清楚华约解体的时候,就应该是北约也寿终正寝的时候,但现实却是北约像是一只百足之虫死而不僵,时至今日还在推动军事扩张和阵营对抗,最终导致了俄乌冲突的爆发。
从更大的逻辑层面来说,上合组织代表了新兴国家对霸权秩序和强权政治的反思,北约则是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绊脚石,国际公平正义的害群之马。
正所谓“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”,随着新兴国家持续崛起,上合组织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广阔,其理念最终会为重塑国际秩序提供积极作用,而北约摒弃不了军事扩张和阵营对抗思维,结果一定是被全世界孤立。
鸿岳资本配资-配资炒股评测网-正规炒股配资-靠谱的证券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